班固《汉书.律历志(上)》诗解4天五地六虚者爻律天干地支律吕三分损益度者分寸尺丈引

班固《汉书.律历志(上)》诗解4天五地六虚者爻律天干地支律吕三分损益度者分寸尺丈引

题文诗:

天中数五,地中数六,二者为合.六为虚位,

五为声位,周流六虚.虚者爻律,夫阴与阳,

登降运行,列为十二,律吕和矣.太极元气,

函三为一.极者中也;元始也行.于十二辰,

始动于子.参之于丑,得三又参,于寅得九.

参之于卯,得二十七.又参于辰,得八十一.

参于巳得,二百四三.参于午得,七百廿九.

又参之于,未得二千,一百八七.又参于申,

得六千五,百六十一.参于酉得,万九千六,

百八十三.参之于戌,得五万九,千四十九.

参亥得十,七万七千,百四七此,阴阳合德,

气钟于子,化生万物.故子孳萌,纽牙于丑,

引达于寅,冒茆于卯,振美于辰,已盛于巳,

咢布于午,昧薆于未,申坚于申,留孰于酉,

毕入于戌,该阂于亥.出甲于甲,奋轧于乙,

明炳于丙,大盛于丁,丰楙于戊,理纪于己,

敛更于庚,悉新于辛,怀任于壬,陈揆于癸.

故阴阳之,施化万物,之终始既,类旅律吕,

又经历于,日辰变化,之情可见.天干地支,

类天地情.玉衡杓建,天之纲也;日月初躔,

星之纪也.纲纪之交,原始造设,合乐用焉.

律吕唱和,育生成化,歌奏用焉.指顾取象,

然后阴阳,万物靡不,条鬯该成.是故以成,

之数忖该,之积如法,为一寸则,黄钟之长.

参分损一,下生林钟.参分林钟,益一上生,

太族参分,太族损一,下生南吕.参分南吕,

益一上生,姑洗参分,姑洗损一,下生应钟.

参分应钟,益一上生,蕤宾参分,蕤宾损一,

下生大吕.参分大吕,益一上生,夷则参分,

夷则损一,下生夹钟.参分夹钟,益一上生,

亡射参分,亡射损一,下生中吕.阴阳相生,

自黄钟始,而左旋之,八八为伍.法皆用铜.

职在大乐,太常掌之.三分损益.度者分寸,

尺丈引也,以度长短.本起黄钟,之长以子,

谷秬黍中,一黍之广,度九十分,黄钟之长.

一为一分,十分为寸,十寸为尺,十尺为丈,

十丈为引,五度审矣.其法用铜,高一寸广,

二寸长一,丈而分寸,尺丈存焉.用竹为引,

高一分广,六分长十,丈方法矩,高广之数,

阴阳之象.分者自三,微而成著,可分别也,

寸者忖也.尺者蒦也.丈者张也.引者信也.

夫度者别,于分忖于.寸蒦于尺,而张于丈,

信于引也.引信天下,职在内官,廷尉掌之.

【原文】  天之中数五,地之中数六,而二者为合。六为虚,五为声,周流于六虚。虚者,爻律夫阴阳,登降运行,列为十二,而律吕和矣。太极元气,函三为一。[孟康曰:“元气始起于子,未分之时,天地人混合为一,故子数独一也。”师古曰:“函,读与含同。后皆类此。”]极,中也。元,始也。行于十二辰,始动于子。参之于丑,得三。又参之于寅,得九。又参之于卯,得二十七。又参之于辰,得八十一。又参之于巳,得二百四十三。又参之于午,得七百二十九。又参之于未,得二千一百八十七。又参之于申,得六千五百六十一。又参之于酉,得万九千六百八十三。又参之于戌,得五万九千四十九。又参之于亥,得十七万七千一百四十七。此阴阳合德,气钟于子,化生万物者也。故孳萌于子,纽牙于丑,引达于寅,冒茆于卯,[师古曰:“茆谓丛生也,音莫保反。”]振美于辰,已盛于巳,咢布于午,[苏林曰:“咢,音愕。”]昧薆于未,[师古曰:“薆,蔽也,音爱。”]申坚于申,留孰于酉,毕入于戌,该阂于亥。出甲于甲,奋轧于乙,[师古曰:“轧,音于黠反。”]明炳于丙,大盛于丁,丰楙于戊,理纪于己,敛更于庚,悉新于辛,怀任于壬,陈揆于癸。故阴阳之施化,万物之终始,既类旅于律吕,又经历于日辰,而变化之情可见矣。【译文】

天数的中间数字是五,地数的中间数字是六,这两者都是合。六是爻位,五是声位,在天地四方流动不息。虚,爻位和律都有阴阳,它们上下运行,共有十二个,这样律吕就相和谐了。原始混沌之气中,把天地人三者混合为一。极,是中正的意思。元,是开始的意思。从子时开始起动,在十二辰中运行。在丑时用三乘子时之数,得三。又在寅时用三乘以丑时之数,得九。又在卯时用三乘以寅时之数,得二十七。又在辰时用三乘以卯时之数,得八十一。又在巳时用三乘以辰时之数,得二百四十三。又在午时用三乘以巳时之数,得七百二十九。又在未时用三乘以午时之数,得二千一百八十七。又在申时用三乘以未时之数,得六千五百六十一。

又在酉时用三乘以申时之数,得一万九千六百八十三。又在戌时用三乘以酉时之数,得五万九千零四十九。又在亥时用三乘以戌时之数,得十七万七千一百四十七。这是由于阴阳相和,气播洒在子时,用来生成万物。所以在子时滋养,在丑时萌芽,在寅时慢慢生长,在卯时冒出地面,在辰时努力向上生长,在巳时就已经强盛起来,在午时就一下全都布满了,在未时开始有滋味,有申时各自保持自己的形状,在酉时就收获已经成熟的,在戌时全部都收获了,在亥时就全都收藏起来。在甲脱出甲壳,在乙轧轧而出,在丙显然易见,在丁强盛壮大,在戊丰盛茂密,在已有形可认,在庚收敛改变,在辛都是新收成的,在壬怀孕,在癸进行测量。所以阴阳施行与转化,万物的终结与开始,既依照律吕而进行,又经过丫曰辰,这样变化的情况就可以看出来了。

【原文】  玉衡杓建,天之纲也;[如淳曰:“杓,音猋,斗端星也。”孟康曰:“斗在天中,周制四方,犹宫声处中,为四声纲也。”师古曰:“杓,音必遥反。”]日月初躔,星之纪也。[孟康曰:“躔,舍也。二十八舍列在四方,日月行焉,起于星纪,而又周之,犹四声为宫纪也。”晋灼曰:“下言斗纲之端连贯营室,织女之纪指牵牛之初,以纪日月,故曰星纪。五星起其初,日月起其中。是谓天之纲纪也。”师古曰:“躔,践也,音直连反。”]纲纪之交,以原始造设,合乐用焉。律吕唱和,以育生成化,歌奏用焉。指顾取象,然后阴阳万物靡不条鬯该成。[师古曰:“条,达也。鬯与畅同。”]故以成之数忖该之积,[孟康曰:“成之数者,谓黄钟之法数。该之积,为黄钟变生十二辰积实之数也。忖,除也。言以法数除积得九寸,即黄钟之长也。言该者,该众律之数也。”师古曰:“忖,音千本反。”]如法为一寸,则黄钟之长也。[孟康曰:“得一寸,则所谓得九寸也。言一者,张法辞。”]

参分损一,下生林钟。[张晏曰:“黄钟长九寸,以二乘九得十八,以三除之,得林钟六寸。其法率如此,推当算乃解。”晋灼曰:“蔡邕律历记'凡阳生阴曰下,阴生阳曰上’也。”]参分林钟益一,上生太族。参分太族损一,下生南吕。参分南吕益一,上生姑洗。参分姑洗损一,下生应钟。参分应钟益一,上生蕤宾。参分蕤宾损一,下生大吕。参分大吕益一,上生夷则。参分夷则损一,下生夹钟。参分夹钟益一,上生亡射。参分亡射损一,下生中吕。阴阳相生,自黄钟始而左旋,八八为伍。[孟康曰:“从子数辰至未得八,下生林钟。数未至寅得八,上生太族。律上下相生,皆以此为率。伍,耦也,八八为耦。”]其法皆用铜。职在大乐,太常掌之。【译文】

北斗玉衡和杓柄的指向,是天的要则所在;曰月开始运行的位置,是各星的次序。纲和纪相互配合,就形成了原始的状态,用来配合乐音。律吕一唱一和,是养育生成并演化了的,用来歌唱和演奏。斗柄指示星象取准,然后阴阳万物全都畅达完备。所以用已成的法数除以积数,按法则是一寸,即是黄钟的长度。把黄钟的长度平分成三减去其中之一,就是林钟的长度。把林钟的长度平分成三再增加一份,就是太蔟的长度。把太蔟平分为三减去其中之一,就是南吕的长度。把南吕平分为三再增加一份,就是姑洗的长度。把姑洗平分为三减去其中之一,就是应钟的长度。把应钟平分为三再增加其中之一的长,就是蕤宾的长度。把蕤宾平分为三再减去其中之一,就是大吕的长度。把大吕平分为三再增加其中之一的长,就是夷则的长度。把夷则平分为三再减去其中之一,就是夹钟的长度。把夹钟平分为三再增加其中之一的长,就是无射的长度。把无射平分为三再减去其中之一长,就是中吕的长度。阴阳相生,从黄钟开始回旋,八八形成一对。这些规矩都要用铜制乐器来体现。其职责在大乐官,由太常掌管。

   【原文】  度者,分寸尺丈引也,所以度长短也。[师古曰:“度,音大各反。下皆类此。”]本起黄钟之长。以子谷秬黍中者,[孟康曰:“子北方,北方黑,谓黑黍也。”师古曰:“此说非也。子谷犹言谷子耳,秬即黑黍,无取北方为号。中者,不大不小也。言取黑黍谷子大小中者,率为分寸也。秬,音钜。”]一黍之广,度之九十分,黄钟之长。一为一分,十分为寸,十寸为尺,十尺为丈,十丈为引,而五度审矣。其法用铜,高一寸,广二寸,长一丈,而分寸尺丈存焉。用竹为引,高一分,广六分,长十丈,其方法矩,高广之数,阴阳之象也。[孟康曰:“高一分,广六分。一为阳,六为阴也。”]分者,自三微而成著,可分别也。寸者,忖也。尺者,蒦也。[师古曰:“蒦,音约。”]丈者,张也。引者,信也。[师古曰:“信,读曰伸,言其长。”]夫度者,别于分,忖于寸,蒦于尺,张于丈,信于引。引者,信天下也。职在内官,[师古曰:“内官,署名也。百官表云'内官长丞,初属少府,中属主爵,后属宗正’。”]廷尉掌之。[师古曰:“法度所起,故属廷尉也。”]【译文】

度包括分、寸、尺、丈、引,是用来测量长短的。本来是起源于黄钟的长度。用谷子黑黍中号大小来测量,一黍的宽度是九十分,正好是黄钟的长度。一个单位就是一分,十分就是一寸,十寸就是一尺,十尺就是一丈,十丈就是一引,这样五种测量长度的单位就明白清楚了。制作的方法是用铜来铸造,高是一寸,宽二寸,长一丈,这样分、寸、尺、丈就都存有了。用竹来制作引,高一分,宽六分,长十丈,它的方形依照矩来制作,高和宽的数字,是阴阳的具体体现。分,是把许多极微小的组到一块就比较显著了,可以用来分别事物。寸,就是忖,可揣度、思量。尺,就是蔓,用来规范长度。丈,就是张,丈量的意思。引,就是信,伸长的意思。所以度是用分来分别,用寸来揣度,用尺来规范,用丈来丈量,用引来伸长。引,就是无限伸展。职责在内官,由廷尉来掌管。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下一篇:没有了